全部

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临床诊疗标准研究

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

受传
有鹏
晓纯
艳虹
力群
桂华
雪荣
香娟
泽湘
洮玉
颖钊
祎文
子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9卷, 第3期pp.285-292纸质出版 2023-03-10
3350029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级、综述总结撰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及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形成《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修订内容主要包含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等,旨在突出临床实用性,为合理、规范应用中医药进行儿童鼻鼽防治提供关键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中医儿童鼻鼽诊疗指南修订
1

说明

2019年发布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小儿鼻鼽》[1]为儿科临床、科研工作者合理规范应用中医药防治儿童鼻鼽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指导和科学依据。近年来,鼻鼽理论被逐渐挖掘与充实,其治疗手段、方药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等均出现了新的进展和证据。为进一步提升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水平,为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指导性建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了《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的修订。本次修订工作由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持,全国多家单位参与,以符合当前儿童鼻鼽临床诊疗实际为原则,在遵循古代文献证据等级、循证性指南制定策略、专家共识体系等研究方法,充分搜集和整合国内外文献证据并不断征求行业内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1.1
文献检索与评价

工作组根据文献专家确定的检索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实施。中文以“小儿”“儿童”“鼻鼽”“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中医”“标准”“指南”“共识”“疗效评价”等作为检索词;英文以“Allergic rhinitis”“AR”“Diagnose”“Standard”“Chinese medicine”等作为检索词。最终工作组检索到相关教材、著作40余本,儿童鼻鼽古籍论述20段(篇),儿童及成人变应性鼻炎相关指南33篇,期刊文献及硕博士论文513篇。

1.2
专家问卷调查

工作组结合检索的国内外文献、著作与教材等,将儿童鼻鼽相关防治内容讨论后形成调查问卷,邀请了分布于全国各地区以中医儿科、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及方法学为主的35位专家进行调查,专家邀请考虑了权威性与地域性,保证了指南的广泛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专家包括:薛征、王孟清、孙洮玉、姜之炎、胡思源、冯晓纯、翟文生、赵鋆、尹蔚萍、袁斌、廖颖钊、刘华、孙香娟、王力宁、郑健、张雪荣、李敏、王有鹏、孙丽平、何丽、徐玲、吴力群、杨燕、王俊宏、宋桂华、王雪峰、赵琼、崔霞、万力生、吴振起、李岚、李伟伟、张葆青、彭玉、秦艳虹。

1.3
专家论证会

依据工作组前期的文献研究总结以及2轮专家调查问卷形成指南初稿,针对其中需要商榷、斟酌的条目,组织权威专家参与研讨,给予较客观与专业的意见。专家论证会专家包括:苏祥飞、丁樱、马融、熊磊、虞坚尔、王雪峰、张杰、陈波蓓、李兰、田曼、李琦、俞建、王素梅、秦艳虹、王孟清、胡思源、吴力群、虞舜、王晓骁。

1.4
推广和更新

本文件发布后,将通过指南发布会、临床诊疗技术培训班、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等多种途径宣传、贯彻、实施及推广应用。

本文件拟作阶段性更新。工作组将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研讨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新。

资助单位的观点或利益不会影响最终推荐建议的形成。

参与本文件开发小组的所有成员声明:他们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无利益冲突。

2

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儿童鼻鼽的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鼻鼽的诊断和防治。

本文件适合中医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以及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者使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51.2—202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2];

GB/T 16751.3—202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3];

GB/Z 40893.3—2021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4];

GB/T 21709.7—202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7部分:皮内针[5];

GB/T 21709.3—2021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6];

GB/Z 40893.2—2021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7];

GB/Z 40893.4—2021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8]

4

术语和定义[1-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儿童鼻鼽(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是儿童常见的鼻部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喷嚏、清水样涕等为特征。常伴发变应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本病还有鼽、鼽嚏等别名。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儿童变应性鼻炎。

5

诊断

5.1
病史[9-12]

本病可常年发病,亦可呈季节性发作;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过敏史及家族史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诊断时应询问患儿的过敏史和家族史,如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过敏原检测进行诊断。

5.2
临床表现[9]

主要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出现2项及以上,其中须包括鼻痒、喷嚏2项中至少1项。

其他症状:可伴有搐鼻、鼻出血、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部分患儿同时可伴有变应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相关症状。

体征:发作时常见鼻黏膜肿胀、苍白,下鼻甲肿大,鼻腔水样分泌物。眼部体征主要为结膜充血、水肿。儿童尚可出现以下特殊体征:①变应性黑眼圈:由于揉眼、下眼睑肿胀等因素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下睑暗影;②Dennie-Morgan线(Dennie线):为下眼睑上的新月形皱褶,可能与眼睑皮肤水肿和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睑板肌局部缺氧而出现持续痉挛有关;③变应性皱褶:由于经常向上揉搓鼻尖而在鼻梁皮肤表面出现横行皱纹;④唇上摩擦痕:为患儿反复摩擦鼻尖与上唇之间的锥形区域导致的皮损。

5.3
辅助检查[9-10]

过敏原测试: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检测阳性,可以明确过敏原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诊断,皮肤点刺或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不作为必要条件,仅根据过敏史、家族史,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5.4
鉴别诊断[1, 11-14]

本病需与伤风鼻塞、鼾眠、鼻渊、鼻痔相鉴别。

6

辨证[1, 11, 14-22]

6.1
肺经风寒证

鼻塞,鼻痒,喷嚏频发、冒风遇寒易作,流清涕,嗅觉减退。可伴眼痒、咽痒,咳嗽痰稀。鼻黏膜色淡,鼻道水样分泌物。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色红。

6.2
肺经伏热证

鼻塞,鼻痒,喷嚏频发,流涕或黄或黏稠,嗅觉减退,或见鼻衄。可伴有咳嗽、咽痒、口干烦热。鼻黏膜色红,咽红,舌质红,苔黄,脉数,指纹色紫。

6.3
肺脾气虚证

鼻塞,鼻痒,喷嚏频发,流清涕,嗅觉减退反复发作。可见面色萎黄,食少纳呆,消瘦,腹胀,大便溏薄,四肢倦怠乏力,多汗易感。鼻黏膜色淡,鼻道水样分泌物。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指纹淡。证型名称来源于GB/T 16751.2—2021, 5.6.4.3.3.1[2](有修改)。

6.4
肺肾阳虚证

鼻塞,鼻痒,喷嚏频发、感寒易作,流清涕,嗅觉减退反复发作。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易感风寒,神疲倦怠,小便清长。鼻黏膜苍白,鼻道水样分泌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指纹沉淡。证型名称来源于GB/T 16751.2—2021, 5.6.4.5.1.2[2](有修改)。

7

治疗

7.1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多从肺入手,兼顾脾、肾。分辨寒、热、虚、实而论治,如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者,应注意兼顾。发作期当消风通窍,攻邪以治其标;间歇期应补虚固表,扶正以治其本。应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

7.2
分证论治
7.2.1
肺经风寒证

(1) 治法:温肺散寒,疏风通窍。

(2) 主方:苍耳散(《济生方》)加减(推荐级别:C)[23]

(3) 常用药: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桂枝、荆芥、细辛、防风。

(4) 加减:鼻痒甚者,加蝉蜕、乌梅;喷嚏多者,加蒺藜、五味子;流涕多者,加苍术、鱼脑石;恶风寒者,加麻黄。

7.2.2
肺经伏热证

(1) 治法:清宣肺气,通利鼻窍。

(2) 主方:辛夷清肺饮(《外科正宗》)加减(推荐级别:E)[24]

(3) 常用药:辛夷、黄芩、栀子、麦冬、百合、石膏、知母、甘草、枇杷叶、菊花、薄荷。

(4) 加减:鼻塞头痛者,加防风、白芷;鼻痒喷嚏者,加蒺藜、苍耳子、徐长卿;鼻涕脓稠者,加胆南星、鱼腥草、黛蛤散;鼻干无涕者,去石膏、知母,加南沙参、黄精、乌梅、五味子;咽痒者,加蝉蜕、牛蒡子;咽红肿者,加连翘、玄参;咳嗽者,加桔梗、前胡。

7.2.3
肺脾气虚证

(1) 治法:益气健脾,补肺通窍。

(2) 主方:玉屏风散(《究原方》)(推荐级别:B)[25]合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推荐级别:D)[26]

(3) 常用药:黄芪、白术、防风、党参、茯苓、炙甘草、升麻、陈皮、柴胡、辛夷、白芷。

(4) 加减:大便溏薄者,加葛根、芡实;畏风恶寒者,加桂枝、川芎;清涕如水量多者,加苍术、干姜;脘腹饱胀者,加砂仁、木香;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炒谷芽;多汗者,加煅牡蛎、浮小麦。

7.2.4
肺肾阳虚证

(1) 治法:温补肺肾,温通鼻窍。

(2) 主方: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推荐级别:D)[27]

(3)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附子、细辛、苍耳子、辛夷。

(4) 加减:大便溏薄者,加肉豆蔻、补骨脂;小便清长者,加益智、乌药;鼻痒多嚏者,加乌梅、五味子;清涕长流者,加苍术、桂枝;畏风易感者,加黄芪、白术、防风;多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

7.3
中成药

(1) 通窍鼻炎颗粒[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每袋2 g。建议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每日3次。1~3岁,每次1/3~1/2袋;4~6岁,每次1/2~2/3袋;7~10岁,每次2/3~1袋;11~14岁,每次1袋。用于肺经风寒证、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C)[28-30]

(2) 辛芩颗粒(细辛、黄芩、荆芥、白芷、桂枝、苍耳子、石菖蒲、黄芪、白术、防风):每袋5 g。建议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每日3次。2~3岁,每次1/2袋;4~12岁,每次1袋。用于肺经风寒证(推荐等级:D)[31-32]

(3) 鼻渊通窍颗粒[辛夷、苍耳子(炒)、麻黄、白芷、薄荷、藁本、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地黄、丹参、茯苓、甘草]:每袋15 g。建议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每日3次。1~3岁,每次1/3袋;4~6岁,每次1/2袋;7~10岁,每次2/3袋;>10岁,每次1袋。用于肺经伏热证(推荐级别:C)[33-35]

(4) 玉屏风颗粒[黄芪、白术(炒)、防风]:每袋5 g。建议用法用量:温水冲服,每日2次。1~3岁,每次1/2袋;4~6岁,每次1袋;7岁以上,每次1.5袋。用于肺脾气虚证(推荐级别:C)[36-37]

7.4
体针疗法
7.4.1
穴位选择

主穴:可选择迎香、印堂、鼻通等穴。

配穴:肺经风寒证,加合谷、列缺、太渊;肺经伏热证,加合谷、风池、风府;肺脾气虚证,加丰隆、三阴交、足三里;肺肾阳虚证,加肺俞、肾俞、太溪(推荐级别:A)[38-39]

7.4.2
手法选择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7.4.3
留针时间

1~3岁一般不留针,3~7岁可适当留针10~15 min, 7岁以上可留针30 min。不肯配合、哭闹乱动的患儿不留针。可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体质等情况适当调整。

7.4.4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I中I.1的规定[4]

7.4.5
禁忌症

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J中J.1的规定[4]

7.5
皮内针疗法
7.5.1
穴位选择

可选择迎香、印堂、脾俞、肺俞、足三里、合谷等穴(推荐级别:C)[40-41]

7.5.2
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留针1~3 d,每天按压1~3次,隔日治疗1次,治疗2周。

7.5.3
注意事项

0~1岁患儿不适宜此疗法。符合GB/T 21709.7—2021中的规定[5]

7.5.4
禁忌症

符合GB/T 21709.7—2021中的规定[5]

7.6
耳压疗法
7.6.1
穴位选择

可选择神门、内分泌、内鼻、肺、脾、肾、肾上腺、皮质下等穴(推荐级别:C)[42]

7.6.2
操作方法

王不留行贴压,每次取3~5穴,按压以双耳微红发胀为度。

7.6.3
治疗时间及疗程

3 d更换1次耳压贴,两耳交替,连续治疗4周。

7.6.4
注意事项

0~1岁患儿不适宜此疗法。符合GB/T 21709.3—2021中的规定[6]

7.6.5
禁忌症

符合GB/T 21709.3—2021中的规定[6]

7.7
艾灸疗法
7.7.1
穴位选择

可选择百会、上星、合谷、神阙、肺俞等穴(推荐级别:C)[43]

7.7.2
灸法选择

可选择温和灸、隔物灸(如生姜片、苍耳散)。

7.7.3
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5~30 min,依病症辨证确定,夏季时间宜短。一般每日1次,5~15次为1个疗程。

7.7.4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2.3—2021附录I中I.4的规定[4]

7.7.5
禁忌症

肺经伏热证禁用此疗法。符合GB/Z 40893.3-2021附录J中J.4的规定[4]

7.8
敷贴疗法
7.8.1
敷贴穴位

主穴:可选择肺俞、脾俞、肾俞、大椎、定喘、天突、膻中等穴(推荐级别:C)[44-46]。配穴:肺脾气虚证,加神阙、足三里;肺肾阳虚证,加命门、涌泉[47]

7.8.2
敷贴药物

可选用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白芷、冰片、肉桂、甘遂、生麻黄、辛夷、炒苍耳子等5~6味药物适当配伍[44-47]

7.8.3
调和剂

可选用生姜汁、蜂蜜。

7.8.4
敷贴时间

每次贴0.5~2 h,再次敷贴时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

7.8.5
敷贴频次

可于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和(或)一九、二九、三九期间各贴敷3次,持续3年[46]

7.8.6
注意事项

0~1岁患儿不适宜此疗法。符合GB/Z 40893.2—2021附录C中C.6的规定[7]

7.8.7
禁忌症

肺经伏热证禁用此疗法。符合GB/Z 40893.2—2021附录D中D.6的规定[7]

7.9
推拿疗法
7.9.1
操作手法(推荐级别:B)[48-50]

基础方:黄蜂入洞50次,揉二人上马500次。

辨证加减:肺经风寒证,基础方加推三关300次,揉一窝风、膊阳池各500次;肺经伏热证,基础方加清天河水、清补肺经各300次,揉一窝风500次;肺脾气虚证,基础方加补肺经、补脾经、揉板门各500次;肺肾阳虚证,基础方加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命门各500次。

7.9.2
推拿介质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A的规定[8]

7.9.3
操作时间及疗程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C的规定[8]

7.9.4
注意事项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D的规定[8]

7.9.5
禁忌症

符合GB/Z 40893.4—2021附录E的规定[8]

8

预防和调护[51]

8.1
预防

(1)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防止受凉。

(2) 注意观察,寻找、查找诱发因素,若有发现,应尽量避免。在寒冷、扬花季节及雾霾等不良天气时,出门戴口罩,减少和避免各种尘埃、花粉、污染物的刺激;避免接触或进食易引起机体过敏之物,如羽毛、兽毛、鱼虾、海鲜等,忌辛辣刺激食物。

(3) 重视健康宣教,加强防过敏知识的普及,指导患儿及家长如何进行良好的环境控制。

8.2
调护

注意室内卫生,勤晒被褥,经常除尘去霉,避免各种可能的致敏因素。

References
[1]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 129-139.
[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GB/T 16751.2—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GB/T 16751.3—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3部分小儿针灸疗法:GB/Z 40893.3—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7部分皮内针:GB/T 21709.7—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3部分耳针:GB/T 21709.3—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7]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2部分小儿常用外治法:GB/Z 40893.2—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8]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医技术操作规范·儿科:第4部分小儿推拿疗法:GB/Z 40893.4—2021[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9]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 57(4): 392-40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0]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

儿童过敏性鼻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 34(3): 169-17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1] 熊大经, 刘蓬.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 123-128.
[12] 张亚梅. 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45-258.
[1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49(2): 116-117.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4: 124.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合订本[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505-508.
[16] 冯文大.

儿童鼻鼽的辨证分型及临床特征调查

[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7] 汪受传.

小儿鼻鼽辨证论治探析

[J]. 江苏中医药, 2018, 50(11): 1-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8] 李萌, 魏肖云, 汪受传.

218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中医临床证型调查分析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20(9): 1266-1268.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19] 赵帅龙.

儿童过敏性鼻炎中医分型论治体会

[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8): 1362-1363.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0] 王倩, 董幼祺.

董幼祺教授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经验

[J]. 中医儿科杂志, 2017, 13(2): 11-13.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1] 严道南.

古代文献关于鼻鼽病名、病机及辨证治疗源流的探讨

[C]//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杭州, 2009: 68-70.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2] 李萌, 徐珊, 汪受传.

汪受传教授从伏风论治小儿鼻鼽经验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11): 3278-3280.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3] 高丽京, 刘子毅, 郭红磊, .

加味苍耳子散辅助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喷雾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 32(6): 17-19, 23.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4] 徐丽凤, 宋乃光.

辛夷清肺饮治疗鼻塞鼻过敏250例

[J]. 吉林中医药, 2011, 31(2): 147-148.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5] 王可超.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医儿科杂志, 2018, 14(6): 57-60.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6] 黄东辉, 陈俊曦, 纪树芳,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1): 3-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7] 万楷杨.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J]. 光明中医, 2020, 35(5): 643-64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8] 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儿童鼻炎及鼻-鼻窦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 35(2): 88-92.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9] 王艳.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J]. 儿科药学杂志, 2017, 23(3): 30-32.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0] 弋佩玉, 闻浩.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

[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7): 144-14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1] 余晓燕, 黄孟捷, 徐浪.

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 32(7): 1289-1292.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2] 尤显列.

辛芩颗粒合开瑞坦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

[J]. 河南中医, 2005, 25(2): 69.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3] 许政敏, 李博, 张建基, .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鼻部炎症专家共识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1, 36(8): 561-56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4] 林小燕.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9, 34(6): 1744-1747.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5] 谢良超, 曾伟兰, 罗光亮.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7): 798-799.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6] 杨眉, 钟嘉雯.

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疗效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15(3): 110-112.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 .

玉屏风颗粒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4): 241-24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8] 方小娟.

宣肺健脾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2020, 52(15): 151-15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9] 叶一骏.

鼻三针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肺经伏热证37例临床观察

[J]. 中医儿科杂志, 2021, 17(5): 83-87.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0] 朱树丽, 施益农, 高志妹, .

揿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J].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40(12): 1482-148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1] 石磊, 曲中源, 张琦, .

基于络病理论揿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 11(1): 66-69.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2] 曾春莲, 利丹.

耳穴贴压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J]. 中国民间疗法, 2022, 30(3): 62-6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3] 矫承媛, 孙小迪, 宋勇红.

百会穴隔物灸协同治疗小儿肺虚感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10): 194-19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4] 王巍, 邢秀玲, 刘伟然, .

益气养阴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

[J]. 河北中医, 2019, 41(12): 1795-1798, 1804.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5] 陈东晖, 杨慧艳.

薯蓣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J]. 光明中医, 2020, 35(20): 3213-321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6] 杨慧艳, 陈东晖.

腹针通窍法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重度鼻炎小儿血清组胺及炎性介质的调节作用

[J]. 光明中医, 2021, 36(3): 347-348.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7] 杨一宇.

穴位敷贴结合乌梅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 36(1): 135-13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8] 刘明军, 邰先桃. 小儿推拿学[M]. 11版.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113-115.
[49] 李萍.

开瑞坦联合推拿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20): 3219-3220.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50] 徐晓伟, 李守栋.

宣肺健脾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42(7): 576-579.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51]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44-145.
注释

汪受传,赵霞,王有鹏,等. 儿童鼻鼽中医诊疗指南(修订)[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3):28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