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经典名方中菊花的本草考证

古代经典名方药物考证专题(六)

经典名方中菊花的本草考证

长花
祎辰
二欢
存德
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29卷, 第17期pp.42-61纸质出版 2023-09在线发表 2022-11-15
85100

笔者从名称、基原、品种、学名、产地、采收加工与炮制、品质等方面对历代本草典籍中有关菊花的记载进行考证,并对其近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理清古今关系,为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菊花是我国观赏用、食用、药用植物,其别名较多,但历代多以“菊花”“甘菊”“甘菊花”之名记载于本草中。唐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采集野生品,有黄花和白花2种,其中黄花品种的主流基原为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和委陵菊D. potentilloides,白花品种的主流基原则为毛华菊D. vestitum和小红菊D. chanetii。药用菊花栽培始于北宋,由野生的甘菊、委陵菊、毛华菊和小红菊通过长期的种间种内杂交选育,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菊花栽培种D. morifolium。菊花传到国外后,外国学者开始用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对菊花进行命名,1792年马蒂埃尔将菊花命名为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并延续至今,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采用此学名。宋代已出现“南阳菊”“邓州黄”“邓州白”等多个地方品种,至民国,药用栽培菊花逐步形成了“怀菊”“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五大知名道地品种。亳菊从清末到现在一直是药用佳品。杭白菊茶用一直享誉中外,尤其是湖菊质量最佳。滁菊独具特色,无论药用还是茶用,品质均佳。贡菊也一直是茶用菊花中的佳品。菊花传统以农历九月采收,现今培育的一些新品种采收时间提前。杭白菊中的“胎菊”是现今提前采收未开放的花蕾的商品类型。菊花的产地加工,古代主要是阴干,现代有阴干、烘干、蒸后晒干,目前多采用热风烘干。菊花炮制,古代生用;现代仍以净选后生用较多,间或清炒(包括炒炭)等。因品种不同、产地不同、产地加工方法不同,菊花所含成分比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开发含菊花的经典名方制剂时,根据临床适应证选用不同品种、产地及产地加工方式的菊花。

经典名方本草考证菊花基原拉丁学名产地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