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基于古代文献计量分析的经典名方温胆汤关键信息考证

经典名方研究与开发

基于古代文献计量分析的经典名方温胆汤关键信息考证

仁寿
陆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7卷, 第3期pp.439-445纸质出版 2021-05-15
247902

通过系统整理、考证与分析记载温胆汤的古代文献,梳理温胆汤的历史发展源流,正确认识其方剂组成、主治病证、方义、剂量、药物炮制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开发与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文献数据支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中医古籍中温胆汤的相关文献,共获取相关古代文献197条,涉及古代医籍84种。经分析与考证认为,温胆汤出自已佚方书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其后唐代孙思邈抄录于《千金要方》中,由生姜、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甘草6味药物组成。其主治病证在原方基础上有所拓展,主治失眠、心悸、怔忡、呕吐等病证,历代医家对于本方方义认识亦各不相同。温胆汤中药物除半夏用“姜半夏”、枳实为“麸炒”、甘草用“炒甘草”外,其余药物均用生品,具体炮制应遵从2020版《中国药典》。温胆汤参考用量为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陈皮15 g,生姜20 g,甘草5 g。具体煎服法为“以水1 600 mL,煎取400 mL,分2次早晚餐后温服”。服用本方时,应避免服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及羊肉、海藻、菘菜、饴糖。

温胆汤经典名方古代文献关键信息考证

自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经典名方的研发工作,就其中的处方关键信息不断展开讨论,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政府部门也多次出台文件,提出新的要求。近日(2021年4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指出“应按照国家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及古籍记载,研究、制备基准样品”[1]。这对于经典名方关键文献信息考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精神指导下,本文对经典名方温胆汤开展进一步的考证分析,为研发工作提供关键文献信息。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的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要方》),是一首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经典方剂。温胆汤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病证涉及内科、精神科、儿科、妇科等疾病。以“温胆汤”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得到临床应用类期刊论文2 543篇,治疗病证主要包括失眠、高血压、冠心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呕吐、呃逆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温胆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包括对其方剂源流探析[2]、主治功效探讨[3]以及大量的临床报道[4-5]和实验类研究等[6-7]。但尚缺乏从古代文献层面,对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综合整理、分析与考证的研究,尚未形成对于原方药物的基原、炮制方法、用药剂量等基本内容的统一认识。故而本文参考202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8],“在‘遵古’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前临床和生产实际,注重缕清经典名方历代发展脉络,尊重历史演变规律,正本清源,传承不泥古”,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温胆汤功效主治、方义,药物的炮制、剂量、煎煮法等关键性问题,为目前经典名方的研发提供依据。

1

温胆汤古代文献计量分析

1.1
文献来源

基于现有中医文献知识库、中医古籍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如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发行的第5版中华医典电子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家中医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的中医药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中医智库中的古籍库以及其他网络数据库。以“温胆汤”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必要时查阅古籍原版内容进行资料收集与内容审校,并结合其他相关古籍资料进行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 1911年以前的中医古籍;②明确记载温胆汤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剂量、炮制法、煎服法等内容;③组成与温胆汤中生姜、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甘草6味药基本相同者;④以经典古籍优先,同一出处者以较早古籍为准,不重复录入,同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以较早版本为准。

1.2.2
排除标准

① 仅检索到方名,而无组成、功用等其他可用信息者不予录入;②与温胆汤同名而异方,即方名同为温胆汤,但组成、功效完全不同者予以排除;③对温胆汤加减超过3味药者,予以排除。

1.3
数据规范

① 为保持辑录内容与古籍原文的一致性,原则上不对原文进行修改;②以主题段落为依据分析条文,保证文献的完整性;③按照规范的设定格式录入检索到的温胆汤相关信息,所提取的知识字段包括方名、出处、成书年代、功能主治、组成、剂量、炮制、煎服法等元素;④对意义相近的病证类术语进行规范转化,如“不得眠”“不眠”“不寐”等统一为“失眠”,“动悸”“惊悸”等统一为“心悸”;⑤建立Excel表格,并依据成书年代先后排序,输入相关数据,加以整理分析。

1.4
数据统计

以“温胆汤”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经筛选后,获取温胆汤相关有效古代文献数据197条,涉及各类中医古籍共计84部(其中包含日本古籍4部)。按朝代分析,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的古籍分别有1、2、4、5、25、47本。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伤寒、金匮、本草、方书、养生、医论、医案等。由此可以考证温胆汤的源流、组成、方义、主治、炮制、剂量等关键信息。

2

温胆汤关键文献信息考证

根据以上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就其文献来源、药物组成、组方意义、主治病证以及药物炮制、剂量、煎法、服法、禁忌进行考证,并提出建议,为研发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2.1
源流考析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十二》,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9],方由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共6味药物组成。其后,同时代《外台秘要·卷十七》中所载温胆汤,功用组成及语言表述基本同《千金要方》,但该书标明处方来源为已佚方书《集验方》,并言“出第五卷中”。马伯艳[2]据现有资料考证发现,《外台秘要》所引《集验方》为南北朝名医姚僧垣所撰。宋嘉佑年间,林亿亦据此校《千金要方》,序中有云:“自余郭玉、范汪、僧垣……无不采摭,集诸家之秘要。”[9]由此可知,温胆汤已知最早出处当为南北朝姚僧垣《集验方》,其后相继被《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著作抄录,而《千金要方》为现存最早收录温胆汤的中医文献。

南宋陈无择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载有2首组方不同的温胆汤,分布在3个篇章。《三因方·卷八》所载温胆汤源于《千金要方》中“千里流水汤”去秫米而成,其方药组成与主治病证同《集验方》温胆汤相去甚远。另一则出现在《三因方·卷九》与《三因方·卷十》中。卷九中详其主治为“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10],与《集验方》描述完全相同。故而,卷九与卷十所载温胆汤,应为对《集验方》温胆汤的继承与延续。《三因方》温胆汤组成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茯苓一两半,炙甘草一两。煎服法为:共为粗末,每服四大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煎服。与《集验方》温胆汤相比,《三因方》增加了茯苓与大枣两味药材,煎服法为宋朝普遍流行的煮散法,服用剂量减小,但每服中各味药物剂量比例基本保持相对恒定。《三因方·卷十》将温胆汤主治病证拓展为“治心胆虚怯,遇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10],明确其病机为“气郁生涎,涎与气搏”[10]。温胆汤自陈氏化裁以来,多被后世医家沿用。明清以后,《三因方》温胆汤逐渐取代《集验方》温胆汤,成为临床习用之方。

2.2
组成考析

据统计,历代方书中详细记载温胆汤组成的数据共计95条。其中20条(占21.05%)组成与《集验方》温胆汤相同,即由生姜、半夏、枳实、竹茹、陈皮、甘草6味药物组成。另有49条(约占51.58%)组成与《三因方》温胆汤相同,即为上6味药加上茯苓与大枣。其余条文中药物组成的变化形式主要有2种。其一是药物替代。如《仁斋直指方论》等方书中所载温胆汤将橘皮换作橘红。橘红乃橘皮去除白瓤所得,其降气化痰之功较橘皮更烈。《本草汇言》曰:“橘红即陈橘皮,刮去白膜……下气化痰之药也。”[11]又如《丹溪心法》中将枳实易为枳壳。壳与实在功效上同中存异,清代《本草分经》有言:“惟实则力猛而治下,其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壳则力缓而治上,能损胸中至高之气,为异耳。”[12]其二是药味加减。如《幼科类粹》所载温胆汤加入酸枣仁一味,增其养心益肝安神之功。《古今医统大全·惊悸门》所录温胆汤增添一味远志,以助其祛痰定惊之力。在临床使用温胆汤时,可酌病情而增加酸枣仁、远志等药,或以橘红替代橘皮、将枳实换作枳壳。但在经典名方研发过程中,仍须尊崇处方原貌,药物组成应以《千金要方》所载6味药物为标准。

2.3
温胆汤方义考析

自南北朝《集验方》至宋代《三因方》,历代方书均未对温胆汤方义作以阐释。直至明代吴昆《医方考》中首次论及温胆汤方义,其后众多医家各抒己意,对温胆汤的方义有着不同见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其一,以和为温,强调胆清净之府的特性,以温和为候,不寒不热为宜。吴昆《医方考》有言:“胆,甲木也,为阳中之少阳,其性以温为常候,故曰温胆。竹茹之清,所以去热;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枳实所以破实,陈皮所以消滞,生姜所以平呕,甘草所以缓逆。”[13]其后,王子接亦有类似见解:“温胆汤,膈腑求治之方也……治手少阳三焦,欲其旁通胆气,退热为温,而成不寒不燥之体,非以胆寒而温之也;用二陈专和中焦胃气,复以竹茹清上焦之热,枳实泄下焦之热,治三焦而不及于胆者,以胆为生气所从出,不得以苦寒直伤之也。命之曰温,无过泄之戒辞。”[14]罗谦甫则言“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15]

其二,以温疗寒,重视《集验方》中“胆寒不眠”之说。明代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中提出:“《圣惠方》云:‘胆虚不眠,寒也’。经曰‘寒者温之’,故以生姜、陈皮之辛温为君;枳实、半夏之苦温为臣;甘草所以和中,竹茹所以向导。胆温则土得其平,呕吐自止。”[16]

其三,清热涤痰,将温胆汤视作寒凉清热之剂。陈修园认为:“二陈汤为安胃祛痰之剂,加竹茹以清膈上之虚热,枳实以除三焦之痰壅,热除痰清而胆自宁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17]王旭高将温胆汤主治病证描述为“少阳胆热移于胃,胃热蒸痰是病因。”并认为温胆汤“涤痰泄热以宁神,方用二陈和胃涤痰,竹茹清上焦之热,枳实泄下焦之热。”[18]

其四,分消走泄。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19],首次将温胆汤引入温病治疗体系。其后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亦对此有所阐释。

笔者认为,温胆汤之功重在恢复胆腑自身功能,而对于温胆汤方义的认识,亦重在认识胆腑。胆腑执掌少阳枢机,调畅一身气机。胆虚则少阳之气不舒,枢机不利,气血运行受阻。又因木郁而土不达,脾胃失其运化则易生痰涎。气滞与痰涎互结,郁扰于胆,影响正常功能。而温胆汤即是通过化痰理气之法,恢复胆腑自身功能,还其清净之所。方中半夏长于燥湿化痰,竹茹功善化痰涎而清郁热,陈皮辛香以利气消痰,枳实苦泻以理气行痰。再加生姜性温以化痰湿又解半夏毒,甘草和胃健脾以全中州健运。全方以化痰为主、行气为辅,涎化气行,则胆腑功能自复。

2.4
主治病证考析

据统计,记载温胆汤主治病证的数据共计187条,按照刊行时间顺序进行梳理,筛选去除转引文献,共余数据91条,散见于37部古籍中。温胆汤共涉及失眠、心悸、自汗、怔忡、虚烦、发热、呕吐、少食、太息、痞证、郁证、遗精、呃逆、心痛、咳喘、痫证、厥症、健忘等20余种病证。

自《集验方》载“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以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方书多转引此说。直至宋代陈无择在其《三因方》中始对此方主治病证做出重大拓展,陈氏运用温胆汤治疗心胆虚怯之“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10]。继此以后,历代医家灵活运用、不拘泥胶固,进一步拓展了温胆汤临床应用范围,将主治病证扩展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诸多领域。内科方面,温胆汤被广泛用于情志病的治疗,如《医学入门》用温胆汤治疗郁结在脾所致“半年不食,或午后发热……男子小便点滴”[20]之症;《景岳全书》则以温胆汤治郁证之怒郁不解或生痰者。在儿科方面,《幼科类萃》以温胆汤治小儿心悸顽痰。在妇科方面,《校注妇人良方》用其治疗妇人失血心神不安。在外科方面,《片玉痘疹》以温胆汤治疗收靥后,心常恐惧,闻人声即惊者。虽然温胆汤在临床有着较为广泛的适应症,但临证时抓住“痰凝气滞”疾病病机,便可执简以驭繁。

2.5
药物炮制考析

药物的炮制方式历经沿革与变迁,2019年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明确原处方各药味饮片规格、炮制工艺及演变的古今发展脉络,结合原处方的炮制要求和当前工业化生产水平,为经典名方再次开发给出可行的炮制方法”[21]。因此,笔者在梳理温胆汤药物炮制方式的历代演变、比较各炮制方法对于药物性味影响的基础之上,结合历代方书中所载温胆汤的炮制方式以及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功效,为温胆汤再次开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炮制方法。

2.5.1
半夏炮制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历代本草方书中关于半夏炮制记载繁多,且较为复杂。最早关于半夏炮制方法的记载见于汉代《金匮玉函经》中“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22],此即“汤洗”半夏的由来,亦成为汉代以后半夏炮制减毒的主要方法。南北朝时,《刘涓子鬼遗方》中在汤洗之外增加“姜浸”的炮制方法,将中药相畏相杀理论应用于药物炮制,拉开了半夏以辅料炮制的序幕[23]。宋代以后,半夏辅料炮制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据临床不同需求加以不同炮制辅料成为特色。但无论半夏的炮制方法如何变化、复杂,其汤洗、姜制就像一条主链,始终贯穿于半夏炮制的历史演变之中[24]。历代方书记载温胆汤中半夏的炮制方式主要有汤洗、汤泡、制、姜矾制等数种。现代临床常用主要有清半夏、姜半夏与法半夏三种,李陆杰等[25]研究发现:“清半夏由白矾炮制,因此燥湿化痰之力较强;法半夏由甘草石灰炮制,其止咳、健脾之功较著;姜半夏所用生姜,加强了止呕降逆之功。”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记载:“姜半夏功能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主治痰饮呕吐,胃脘痞满。”[26]温胆汤中半夏主要为燥湿化痰,和胃止呕而设,故而温胆汤中应选择半夏炮制品“姜半夏”,具体炮制方法遵照2020版《中国药典》姜半夏条。

2.5.2
枳实炮制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历代本草对于枳实炮制方法的记载呈多样化,主要包含净制、切制与炮炙三个方面。枳实的净制法包括始载于汉代《金匮玉函经》的“去穰”[22],始载于南北朝《本草经集注》的“去核”[27]以及始载于宋《女科百问》的“去白”之法[28],此三种净制法为历代医籍沿用。枳实切制法则有细切、细锉、切片等不同表述方式。至于枳实的炮炙法,唐代之前本草方书中仅载“炙法”,至唐代《外台秘要》始见“炒黄”之法[29]。宋代以后,加入辅料的炮制方法亦出现在枳实的炮炙中,《太平圣惠方》始载“麸炒微黄色”,麸炒自此成为枳实最主要的炮炙方式,并沿用至今[30]。明清以后,辅料种类增多,出现了诸如面炒、醋炒、姜汁炒、酒炙等炮炙方法。历代方书所载温胆汤中枳实的炮制方法有炙、炒、麸炒及去瓤等,其中多数为麸炒之法。现代《中药炮制学》认为枳实生品峻烈,长于破气化痰,麸炒可缓和枳实烈性,长于消积化痰。温胆汤中枳实功在理气化痰,因此应选用麸炒枳实。具体炮制方式以2020版《中国药典》枳实条为准。

2.5.3
陈皮炮制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陈皮的炮制方式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载有“去赤脉,去瓤”的净制方法[9],其后王焘《外台秘要》中始载“切,炙令黄焦香气出”的切制与炮炙方法[29]。此后,唐代《经效产宝》《食医心鉴》等书增有“去白”的净制方法,并被后世沿用。宋代以后,陈皮炮制方法逐渐丰富,出现了醋制、蜜制、盐制、麸炒、土炒等。历代共有16种方书所载温胆汤中标明了陈皮的炮制方法,且均为“去白”。宋代雷敩《雷公炮炙论》中已有对“去白”净制作用的说明:“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咳。”[31]温胆汤中所用陈皮,正取其理气化痰之效。因此,温胆汤所用陈皮为去除杂质后的陈皮生品,即2020版《中国药典》所载“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26]

2.5.4
竹茹炮制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竹茹始载于《金匮要略》,名为“竹皮”[32],《本草经集注》称之为“青竹茹”[27],历代本草多有论及。竹茹的炮制方法最早见于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刮青”之法[33]。宋以后始见《圣济总录》“微炒”[34],《太平圣惠方》“炒令焦”等炒制方法。明清以来,竹茹炮制方法有了突破,《本草害利》等书中出现“姜汁炒用”之法[35]。历代方书所载温胆汤中均未注明竹茹炮制方法,2020版《中国药典》载有竹茹生品与姜竹茹两种炮制品。根据温胆汤历代记载,竹茹应选择生品,具体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切断或揉成小团”[26]

2.5.5
生姜炮制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历代本草对其炮制方法记载较为简略,如《伤寒论》言“切”[36]。《本草经集注》曰“生姜皆薄切”[27]。《千金要方》载有“凡生姜入汤,皆切”[9]。本研究所搜集温胆汤相关条文中,有“生姜五片”“姜七片”等言,可见生姜入药确需切片。此外,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37]所载“去皮则热,留皮则冷”之说,广为后世医家接受。结合本方中生姜有温胃化痰止呕之功,故而生姜当去皮。综上,温胆汤中生姜可采纳2020版《中国药典》所载“除去杂质,洗净去皮,用时切厚片”的炮制方法[26]

2.5.6
甘草炮制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入药历史悠久,其炮制方法由少到多,明清以后又逐渐简化。汉代时有“炒”与“炙焦为末”两种炮制方法。南北朝时,出现切法等净制方法以及加入辅料酒制的炮制方法。唐代《千金要方》载有“蜜煎甘草”,为蜜制甘草的最早出处[9]。宋代以后,炮制方法骤增,出现了蜜炒、姜制、碳制、胆汁制等炮制方法。明清以后,甘草炮制方法减少,主要保留了炒制、蜜炙等方法。本研究搜集温胆汤相关条文中,自《集验方》以来共有25种医籍标明甘草应“炙”。结合《本草经集注》所言“甘草……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27]及《千金要方》所载“凡用甘草……之类皆炙之”等言[9],温胆汤中甘草的炮制方法应为“火上烤干”。2020版《中国药典》载有甘草与蜜炙甘草两种炮制品,均与本方不合。经查阅,2018版《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38]与2005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39]等地方炮制规范,均载有甘草、炒甘草及蜜甘草三种炮制品。其中,炒甘草炮制之法与唐代以前炙甘草相合。因此,温胆汤中甘草应选用炒甘草,具体炮制方法为取甘草,炒至表面深黄色,微具焦斑时,取出,摊凉。

2.6
剂量考析

《千金要方》所载温胆汤药物用量为“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甘草一两,生姜四两”,其后历代方书亦多以此6味为基础,临证时有所加减。本研究搜集文献中共有87条明确记载温胆汤用药剂量。由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其间药物基源、质量及炮制方法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考证温胆汤药物用量时,既要考古唐代度量衡制度,又要结合历代医籍中本方的剂量演变,必要时应参考现代临床习用剂量。

首先,考唐代度量衡制度,可以确定《千金要方》中温胆汤使用剂量。唐代度量衡的单位标准和换算关系是由累黍之法确定,度量衡制度有大制与小制之分。《旧唐书·食货志》中记载“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量”[40],即证明唐代医药活动中使用度量衡为小制。多数学者认为唐代医书中所用小制度量衡秉承了东汉的度量衡制度。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41]中通过古代货币实物考据,指出汉代一两约13.92 g。柯雪帆等[42]通过对《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的有关资料进行核算,得出一两约为15.625 g。两者比较,后者出土文物年代与张仲景为同时代,故笔者认为取此较为妥当。由此可知唐代时一两亦约为15.625 g。由此计算可知《千金要方》所载温胆汤药物日服用量为半夏31.25 g,竹茹31.25 g,枳实31.25 g,陈皮46.875 g,生姜62.5 g,甘草15.625 g。

其次,按照宋元一两折合40 g,明清一两折合37.3 g,计算不同时期温胆汤药物剂量的平均值[43],可以得到宋元时期温胆汤药物的平均剂量为“半夏10.3 g、陈皮14.7 g、竹茹9.5 g、枳实10.3 g,甘草4.2 g”。明清时期温胆汤药物的平均剂量为半夏10.9 g、陈皮14.1 g、竹茹9.3 g、枳实9 g、甘草5.4 g。宋代以后方书中对生姜记载多不详,因此生姜剂量不做统计。根据结果还可以看出,宋元及明清时期温胆汤中半夏、竹茹、枳实基本保持“1∶1∶1”的比例。其次除生姜外,方中陈皮剂量最大、甘草最小,二者比例约为“3∶1”。以上两组药物比例模式与《千金要方》中温胆汤基本相同。

此外,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五年主题为“温胆汤”的文献,得到临床观察类期刊论文305篇,统计其中病例数大于30的196篇文献中温胆汤的药物使用剂量,得知半夏平均使用剂量为10.42 g,陈皮12.75 g,竹茹10.52 g,枳实9.24 g,甘草3 g。

从以上推算,温胆汤中药物的用量,东汉至唐用一两者,到现今约为用5 g,其中有毒中药半夏与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9 g相近,因此建议按原方一两约为现今5 g。根据原方比例,温胆汤中的剂量建议为: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陈皮15 g,生姜20 g,甘草5 g。

2.7
制法、煎服法及禁忌考析
2.7.1
制法

关于温胆汤制备方法的记载共计26条,包括切法、咀、锉等。上述数种制备方法,即现代药材饮片加工之意。因此,温胆汤加工时应使用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药材饮片。

2.7.2
煎服法

涉及温胆汤煎法的30条文献中,共计4种煎法。宋代以前,诸多方书均记为“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宋代以后,则出现“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以水二盏煎至一盏”等。温胆汤煎法中加水量与煎药量从宋以前“4∶1”降至宋以后“2∶1”。推测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药物炮制方法的改进,药物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另一方面,煮散法使得药材粉碎,有效物质更易析出,故而煎煮时间缩短。由于现代温胆汤制备中所采用的药材饮片,其大小更接近于汉唐时期切片、咀所得药物。因此,温胆汤加工时应采用“以水八升,煮取二升”的煎法。《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43]中记载,唐代体积量值与现代体积量值换算标准为1升为现代200 mL。故而温胆汤煎煮方法为,以水1 600 mL,煎取400 mL。

本研究搜集资料中,共56条详细记载了温胆汤的服用方法,主要有服、日三服、食前服及食远服四类。其中,仅标明“服”的条文共计28条(占50%),可见古代文献中对于本方的服用方法未形成一致规定。因此,本方服法采用现代一般方剂服用方法,即早晚餐后温服。

2.7.3
禁忌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服饵》中有言:“凡服药,皆断生冷醋滑,猪犬鸡鱼油面及果实等……甘草忌菘菜海藻,半夏忌饴糖及羊肉”[9]。《外台秘要》在温胆汤后亦注明:“忌羊肉、海藻、菘菜、饧糖”[44]。由此可知,服用本方时除忌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之外,同时应避免食用羊肉、海藻、菘菜及饴糖四种食物。

3

小结

本文通过系统整理温胆汤相关古代文献,对于该方的源流、组成、方义、功能主治、药物炮制、用药剂量、方剂的制法与煎服法等方面作以考证分析。结果发现,温胆汤已知最早出处为已佚方书南北朝《集验方》,其后《千金要方》转引其文,而成为现存最早收录温胆汤的中医文献。历代医籍在《集验方》温胆汤的基础之上,对其组成、剂量、药物炮制等方面间或修改。比较温胆汤组成发现,方剂组成的变化形式主要包括药物替代与药味加减两种。通过梳理温胆汤药物炮制方式的历代演变,并结合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功效,明确温胆汤中应选择半夏炮制品“姜半夏”、枳实炮制品“麸炒枳实”、甘草炮制品“炒甘草”,陈皮、竹茹与生姜均用生品,具体炮制方法依照2020版《中国药典》。综合分析温胆汤历代使用剂量并结合现今临床常用剂量,给出温胆汤参考用量为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陈皮15 g,生姜20 g,甘草5 g。结合历代温胆汤制法、煎服法及禁忌的相关文献,可推断温胆汤应使用符合现代炮制规定的中药材饮片,以水1600 mL,煎取400 mL,早晚餐后温服。服用本方时,应避免服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及羊肉、海藻、菘菜、饴糖。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历代医家对于本方方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以和为温、以温疗寒、清热涤痰及分消走泄四种。历代医籍所载本方主治病证亦不尽相同,除原方所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外,此方还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儿科与妇科等诸多领域。本研究从古代文献角度,对温胆汤的历史源流及演变作以考证与分析,冀期对于经典名方温胆汤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References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公开征求《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EB/OL]. (2021-4-26)[2021-04-29]. http://www.cde.org.cn/news.do?method=largeInfo&id=e13a9130277741d6.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 马伯艳, 秦佳佳, 张福利.

浅论温胆汤之源流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3): 281-282.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3] 杜松, 赵凯维, 刘寨华, .

经典名方"温胆汤"研究进展及相关思考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25(12): 1764-1768.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 李兰心, 陈新宇, 蔡虎志.

温胆汤合血压平方加减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痰湿壅盛证的临床观察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9): 106-111.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5] 吴小兵, 陈玮, 安宏娜, .

加味温胆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疗效探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 37(11): 2723-272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6] 张齐, 武丽, 高月, .

抑郁症、焦虑症模型大鼠情绪加工神经环路5-HT、5-HT1A含量变化以及加味温胆汤的双向调节作用研究

[J/OL].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 1-12.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6.R.20210406.002.html.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7] 杨海燕, 程绍民, 喻松仁, .

肥胖痰湿证模型大鼠脂肪组织代谢相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

[J]. 中医杂志, 2020, 61(8): 706-710.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原则》的通知

[EB/OL]. (2020-11-11)[2021-04-29]. 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gzwj/gzwjyp/20201111091109170.html.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9]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 李景荣,校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429, 24, 30, 23, 859.
[10]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 王象礼, 张玲, 赵怀舟,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161, 194.
[11] 倪朱谟. 本草汇言[M]. 戴慎, 陈仁寿, 虞舜,点校.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926.
[12] 姚澜撰. 本草分经[M]. 范磊,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9.
[13] 吴昆. 医方考[M]. 洪青山,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66.
[14] 王子接. 绛雪园古方选注[M]. 赵小青,点校.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 84.
[15] 吴谦. 医宗金鉴[M]. 闫志安, 何源,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4: 363.
[16] 李中梓. 删补颐生微论[M]. 包来发, 郑贤国,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215.
[17] 陈修园. 时方歌括[M]. 黄大理,校注.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83.
[18] 王泰林. 王旭高医书六种[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5: 122.
[19] 薛雪. 温热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4.
[20] 李梴. 医学入门[M]. 金嫣莉,校注.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5: 342.
[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及其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EB/OL]. (2019-03-19)[2021-04-29]. http://www.satcm.gov.cn/xinxifabu/shizhengyaowen/2019-03-29/9433.html.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2] 张仲景. 金匮玉函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06, 208.
[23] 刘涓子. 刘涓子鬼遗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12.
[24] 吴皓.

汉至宋代半夏炮制的沿革研究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7(1): 45-47.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5] 李陆杰, 陈仁寿, 施铮, .

经典名方中半夏炮制品的使用刍议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 26(7): 1-7.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2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27]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M]. 尚志钧,辑校.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283, 370, 381, 206.
[28] 齐仲甫. 女科百问[M]. 宋咏梅, 宋昌红,点校.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1.
[29] 王焘. 外台秘要方校注[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 373.
[30]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 376.
[31] 雷敩. 雷公炮炙论[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32]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81.
[33] 葛洪. 肘后备急方[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38.
[34] 赵佶敕. 圣济总录校点本:下[M]. 郑金生, 汪惟刚, 犬卷太一,校点.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706.
[35] 凌奂. 本草害利[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2: 88.
[36] 张仲景. 伤寒论[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180.
[37] 李东垣.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8.
[38]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41.
[39]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7.
[40] 刘毅. 旧唐书[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169.
[41]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 上海: 上海书店, 1984: 36.
[42] 柯雪帆, 赵章忠, 张玉萍, .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 17(12): 36-38.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3] 丘光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4] 王焘. 外台秘要方校注[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 559.
注释

陈仁寿,李煜,陆跃,等.基于古代文献计量分析的经典名方温胆汤关键信息考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3):43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