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明互鉴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

学术探讨

文明互鉴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

永炎
逸品
中医杂志第64卷, 第1期pp.2-5纸质出版 2023-01-02
180500

当今中医药学迎来了文明互鉴的新时期。提出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以国学为指导,蕴含着全面深刻的“儒、释、道”一源三流的国学内涵;中医学以原创的象思维为主体,观象议病辨证,形成了多元化、多维度、多模式的复杂象思维信息系统以传承、发展、创新中医理论;先秦与宋明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于中医学学术范式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医学流派的创立与丰富具有重要影响;“读经典,做临床”要重视经验积累重建;发遑古义,创立新说,应是高层次经验重建的重要成果;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并重”的百年艰难历程迎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中医学应秉持国学深邃哲理,开放包容古今中外、东学西学的科技文明成就,丰富内涵,更新外延,传承守正,我主人随,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医药学国学文明互鉴中西医并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大地,是传统文明传承的载体,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医药学以中国哲学为体,兼容古今中外科技文明精华,有效地与维护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相结合,是具有科学人文双重属性的、系统的、整体的医药学,是全球唯一全面系统传承且从未断裂的民族医学,是打开优秀传统文明的“钥匙”。以历史范畴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曾以本草学、方剂学、四诊法、针灸四项发明奉献于人类社会。

1 文明互鉴带来中医药学发展的机遇

文明互鉴是历史的必然。21世纪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高概念间性论的指引,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整合,中医西医各美其美共同服务人类健康。中国制定的“中西医并重”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正在积极落实,中医药学医疗、教学、研究、产业迎来了文明互鉴的新时期,在新发展格局下阔步向前进入新天地。

华夏文明始于夏商周代,表现为出现文字符号、能冶炼金属、制作农具与日用器物,开始有宗教,还具有五千人口群居的城垣及数座繁华的市镇。华夏文明地处中原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体,进而吸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融合易文化,涵化长江各族文化,历时上下五千年,是文明互鉴的历史流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都是文明交流沟通的范例,而明朝郑和下西洋与马可波罗的中国考察都堪称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典范。当然,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由于错综复杂的时代及社会环境的异变,自公元18世纪以来,虽有东西文明互动,但华夏和合文明被忽视,再加上晚清闭关锁国政策的干扰,后来的追逐西化,摆脱传统,淡化国学,缺少学术原创,原象创生性被悬置,都是应当吸取的教训。当今以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的进化,文明互鉴的兴起带来的新局面、新趋势、新问题都应得到重视,并抓住机遇传承创新。

2 中医药原创思维源于华夏文明的大成智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当秉持中华文明的自身特质,兼以吸取异质文化的合理养分,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思想的冲撞交融与竞逐激荡。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农耕文明核心是天、道、自然一体。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吸取了现代科技文明的精髓,体现出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性。中医药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以国学为指导,蕴含着全面深刻的“儒、释、道”一源三流的内涵,基于象思维的原创优势和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取象运数等创生性理念,以整体论与辨证论治指导诊疗实践,以维护生命健康为至深至真的总目标。东汉医家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历代注家数百,效验医案数以千计。中华民族历代虽每遭大疫,未见如西方那样出现大量人口死亡,如辽金南宋时期人口几乎都在五千万以上,国家、民族之繁荣昌盛离不开中华医药伟大的功绩。

中医药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践行国学原理,弘扬中华医药的原创思维与原创优势是中医学人的职责和使命。中医中药传承创新,培育悟性至关重要,当以仁德胸怀,包容开放,跟紧科技文明的新趋势。2004年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学术会议上提出的信息守恒定律,对科技界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也对中世纪以牛顿、开普勒为代表的数理实验科学范式所认为的只有可重复、能复制才是科学的理念提出了挑战。高概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混沌的非线性的海量数据给予激活数据学的梳理、发掘,将对科技文明的进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3 重始源、继往圣、传承国学原理是创新的基础

源于中原黄河流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等国学原理和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医中药维护生命健康疗伤治病的理论基础。中国医学理论根基于中原黄河流域河图洛书与“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符号系统,是古贤哲对黄河流域天文、地理、物候、气候等诸元素多维度观察测绘的重大发现。农耕文明的河图、太极符号系统是中华民族古代哲学、科学、医药学的根基,具有始源性意义。中医药学以象、观象、象数易与精气神为主体本体,以气、阴阳、五行、脏腑相关为关系本体。象思维于中医药学中体现物象-意象-原象整体流转的范式,观象议病诊治也是感性-理性-悟性思维与系统反思心灵运动流程的表达。象思维系统是多元化、多维度、多模式的复杂信息系统,具有道术和合的特征,对于传承中医学具有现实意义。

4 以史为鉴,先秦与宋明时期百家争鸣对于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形成的“轴心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及发展路径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中医学理论吸收先秦诸子思想的合理内涵,最终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学术体系。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例,涉及道家的道气论及辩证思维;儒家的崇仁德、重教化、以和为贵及过犹不及等观念;法家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之处事应变观;墨家的尚同兼爱及实用观;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观;杂家的天人观;兵家的孙子兵法、五行无常胜论等1。在中医学学术体系形成的同时,中医学的学术范式也相应地建立起来,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学一直依据这一基本范式不断发展演化。

在中医学学术发展史上,宋金元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该时期国家重视医药事业,政府均设有较完整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医事制度和法规。尤其对医学教育更为关注,不仅把医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还将其纳入国家官学系统。当时创建的校正医书局,集中著名学者和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收集、整理、考证、校勘并刊行,为中医文献的保存、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所言:“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此时期思想解放,儒学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思想主张,为医学理论的提高和研究新问题准备了基本条件。

金元医家的学说,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过去“泥古不化”的状况,打破了因循守旧、一味崇古的局面,开创了中医学术讨论、交流与争鸣的局面和风气。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医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王好古等。他们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独到的思想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如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开创了医学发展的新局面,享誉杏林的新安地域也出现了不少医家,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医学术史上涌现出的众多流派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结果,而各学派不断兼容并蓄,互相渗透,交叉汇流成干,形成中医学继往开来的一条长河。当代的中医药学更要坚持理性,敢于创新,有批判地继承。

5 “读经典,做临床”,重视经验积累重建

读经典,经典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主,复读训诂,真正读懂研习。做临床,在“做”字上下功夫,敢于置疑,勤于验证,传承创新品格,与时俱进。发遑古义、创立新说应是高层次经验重建的重要成果,是锲而不舍、长期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经验后反复检验、提炼、凝聚的学术闪光点。

临床上应认知理解气运的异化会出现气象物候时令不正的变迁从而导致流行病的发病环境。20世纪80年代由于高碳排放导致气候异常,出现全球年均气温升高,许多气候灾害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常常表现为身重、纳差、乏力等脾虚湿停征象,此外还表现为伏燥内潜,主在肺肾。清代医家吴瑭认为“燥重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2。伏燥可耗津伤阳变为凉燥,久伏有三年化疫之险。中国工程院原院士、中医内科学专家董建华先生传承孟河、新安两派学说,推崇浙江衢州雷少逸《时病论》对时病证候与复方的主张,即“以法代方”拓宽优化,选用诸家良方以应对气象物候时令不正的变迁。董建华先生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常考虑到内潜伏燥的病机,于疏风解肌方药中增用知母以润燥,与辛凉辛温之剂并用,无论风寒、风热感冒均收显效。2009年甲型H1N1流感来袭、传播力强,北京市政府紧急召集中医专家商讨制定治疗方案,最终专家组决定效仿董建华先生经验,依据证候表现,将该病归属于风温晚发早期的卫气同病,分析其核心病机为风热犯肺兼内潜伏燥,方选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并增知母、青蒿滋润肺肾、透阴分伏热。以此方对4个省11家医院的410例确诊的H1N1流感患者开展了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证实中药汤剂疗效确切,且疗效与达菲相仿或更佳;相关研究发表于《美国内科年鉴》3,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并据此建议推广中医药的使用以控制疫情。这正是读书师授对临证诊治精华经验转化的体现。诚然,内潜伏燥可以化疫的隐匿病因病机与润燥透热药物使用的机理尚待深入研讨,但临床疗效及上市后安全性与有效性的Ⅳ期临床试验已经验证了该方组方配伍的合理性。

6 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并重”

东西方文化与中西医学根本差异在于本体论的不同。华夏文明的两次百家争鸣,先秦与宋明统一认定道、气、理、心、性是反映宇宙一切生灵万物的本体,中医学“务本”就是认知与践行生命信息与临床诊疗的思维模式。西方传统主流哲学思想是“物为本体”,重数理实验还原分析,重逻辑与精确的数据指标。几个世纪以来,中医学与西医学在思维层面均存在分歧。近二百年,由于西学东渐,追逐西化,出现摆脱传统、中医存废论争之厄运主要是华夏文明思维的式微,国学与国医的命运备受压抑,主客二元的还原论被捧上了“神坛”,所谓只有可重复、可复制才是科学,这个“只有”自然与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医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治未病、辨证论治不相容。历史的变迁印证了中医药学与华夏文明的共生性。晚清唐宗海第一个提出“中西汇通”,所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阐明以中医为主体的观点。此外,如王清任、张锡纯、恽树珏、陆渊雷等诸先生均主张中西医沟通互鉴,取长补短。恽树珏提出“西方科学不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4,意寓以我主导发展创新中医药学的指导原则。随着时代发生的历史性演变,中医药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以立法形式使中医存废的争议不复存在。中医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之一。从“中西汇通”到“中西医并重”的百年艰难历程终于迎来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

中医学是国学的组成部分,国学文化思维为其本底特色,是中医学的生命力。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学科的命脉。从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中医学应秉持国学深邃哲理,指导治未病、辨证论治的临床实践,丰富内涵,更新外延,开放包容古今中外、东学西学的一切科技文明成就。不忘根本,我主人随,明医明道,兼取西方工业文明的求实创新,倡导还原分析与归纳整合的方法学,传承守正,推动中医中药学科事业的进化,服务人类的大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登本.内经的思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10-128.
2吴瑭.温病条辨[M].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
3WANG CCAO BLIU QQet al.

Oseltamivir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therapy maxingshigan-yinqiaosan in the treatment of H1N1 influenza: a randomized trial

[J]. Ann Intern Med20111554):217-225.
百度学术谷歌学术
4恽树珏.临证笔记:论医集合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7.
注释

王永炎,范逸品.文明互鉴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J].中医杂志,2023,64(01):2-5.

WANG Yongyan,FAN Yipin.Buil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6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