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医临床研究
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语种中文 出版周期旬刊
P-ISSN:1674-7860
CN:11-5895/R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办刊宗旨: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中医药传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框架,面向临床,面向普及实用,汇总中医临床经验,报道国内外中医临床研究成果,促进中医临床学术交流,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学术研究平台,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目录
过刊浏览
研究文章2021
李风雷,黄艳,芦晓帆,张海龙,赵栋梁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截至到2020年3月3日,从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数据库中检索有关新冠肺炎中医证素的文献,并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33个证素中,病性证素频率依次为湿(82.6%)、疫毒(76.8%)、气虚(76.8%)、阳虚(60.9%)、热(59.4%)、阴虚(43.5%)、寒(40.6%)、血瘀(15.9%)等,病位证素频率依次为肺(100%)、脾(59.4%)、表(14.5%)、卫(14.5%)、胃(13%)、肠(10.1%)、肝(8.7%)、心(8.7%)等;在证素组合中,以3证素及2证素组合最常见,频率为57.7%、15.8%。两证素组合中,疫毒闭肺证(7.4%)、肺气虚证(1.4%)、湿邪犯肺证(1.0%)出现频率较高;三证素组合中,肺脾气虚证(14.1%)、内闭外脱证(10.6%)、湿热郁肺证(6.0%)、寒湿犯肺证(4.9%)、湿毒犯肺证(4.9%)、热毒犯肺证(4.6%)、气阴两虚证(3.9%)出现频率较高;四证素及其他证素构成的证候单一,无集中性。结论:新冠肺炎的主要病性因素以湿、毒、虚、热、寒、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肺,累及在脾,常相合为病,或袭于表,或壅于胃肠,或迁延心肝。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病位;证素;
研究文章2021
田利利,舒劲,豆鹏程,代禹红
“形神合一”思想作为中医整体观念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中医防治各类临床疾病的过程中有重要的特色和优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波及全球,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不容懈怠。我们更要努力发挥中医“形神合一”思想指导本病临床治疗。文章论述了中医“形神合一”思想溯源及COVID-19的临床特点,探讨在该传染病临床治疗中体现的“形神合一”思想及其特点,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在重大疫情防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为诊疗本病开拓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形神合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情志疗法;
研究文章2021
肖党生,方辉,杨介钻,应佩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传染性。COVID-19肺炎病程分为潜伏期、症状明显期、炎症高反应期和缓解期。佩戴口罩和严格隔离、出行限制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根据COVID-19的病理特征和不同的临床阶段,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低分子量肝素、恢复期血浆以及干细胞治疗等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中西医学结合理论发展使得中医能够以新型医学模型探讨COVID-19肺炎形成的病机,即木旺生火、木火通明,相应的出现水行、土行和金行虚衰。西药多归属于中医的清热解毒药物,干细胞治疗则属于补肾疗法。中医根据COVID-19肺炎病机,按照温补肾阳、健脾行气的基本原则制定方剂,并应用于COVID-19肺炎的防治过程中。COVID-19肺炎属于寒湿疫,可以按照《伤寒论》六经理论可以分为太阳病期、阳明病期、少阳病期、太阴病期、少阴病期和厥阴病期。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炎;五行;六经;
研究文章2021
杨洁,庞震苗,刘琼,徐庆锋,吴芷莹,余芷晴,杜政希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防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各自治区、各直辖市卫健委、国医大师、名中医、省级、市级医院发布的新冠肺炎预防或治疗方共400首,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系统集成的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400首处方。结果: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甘草、金银花、黄芪、广藿香、连翘。中药高频组合为“白术-黄芪”“防风-黄芪”“石膏-苦杏仁”“连翘,金银花-甘草”。按功效分类,排名前5的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药性多温(806次)、寒(791次)、微温(591次)、平(554次),药味多甘(1 663次)、辛(1 469次)、苦(379次),归经主要归肺经(2 483次),其次是胃经(1 757次)、脾经(1 756次)和心经(990次),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成4类,预防新冠肺炎的药物以提高人体正气、固护卫气、提高免疫力为主,而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多以宣肺散邪、清热祛湿为主,六大地理区域新冠肺炎防治处方中所使用中药的功效排名前七位的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但在温性药物和寒性药物的比例上稍有差异,西南、华北、华东、东北地区以寒性药物为主,西北和中南地区以温性药物为主。结论:“扶正祛邪”是防治疫病的重要思路。
关键词数据挖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用药规律;古今医案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