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权威学术期刊(A+)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Scopus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语种中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P-ISSN:1005-9903
CN:11-3495/R主编吴以岭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是一本以方剂学和中药炮制学研究为特色,药学及临床实验研究为基础,覆盖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交流与报道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
目录
过刊浏览
第29卷, 第12期
古代经典名方药物考证专题(五)
研究文章2022-08-31
单锋,张万祥,张水寒,刘浩,詹志来
通过对古今文献中香薷的品种、产地、炮制、品质评价、临床应用等进行考证和分析,厘清了香薷的本草源流。香薷在历史上经历了品种变迁,宋代及宋代以前主流品种为香薷属香薷Elsholtzia ciliata,明清时期新兴品种石荠苎属石香薷Mosla chinensis因功效显著和栽培的形成而上升到主流地位,并分化出野生品青香薷和栽培品江香薷两类商品,栽培品在江西形成道地产区。上述3个品种在明清时期共存,且香薷属品种被逐步淘汰。品种的变迁引起了药物功效的变化,香薷属香薷功效清化热邪,主治中暑和霍乱,石香薷因性温、发汗力强而用于暑季外感风寒夹湿证,不应用于霍乱。传统香薷于夏秋二季(花期到果期阶段)采收地上部分阴干入药,现代青香薷多以花期前采收,江香薷为夏末秋初开花结果后采收。综上分析,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新加香薷饮中香薷宜选择唇形科石荠苎属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以栽培品江香薷为主,以生品切段入药。建议当今应用和开发不同时期含有香薷的经典名方时,应结合临床疗效确立其基原品种。
关键词经典名方;香薷;石香薷;基原;道地性;临床应用;品质评价;
研究文章2022-08-04
李雪,马存德,张楚楚,刘思鸿,张华敏,李兵,詹志来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玉竹的名称、基原、学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开发含玉竹的经典名方提供参考。玉竹,最早以“女萎”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多以“萎蕤”为正名,近代以来本草、方书则多以“玉竹”为正名。古代玉竹有委萎、女萎、萎蕤等不同称谓,三者名称相似且历史上存在同名异物混用情况。唐代苏敬根据功效不同单独将具有治痢功效的女萎列在《新修本草》草部中品;北宋苏颂则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及医籍药方的不同能效,认为三者为不同来源的药材;三者名实不清在历史上持续了较长时间。笔者按照时间发展脉络,对三者名实进行考订,得出委萎和萎蕤系同一药材,即今百合科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女萎为毛茛科女萎Clematis apiifolia,厘清了三者的源流关系。历代所用玉竹的主流来源为今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其野生分布较广,资源量大。古代著录的玉竹产地主要为山东泰山、安徽滁州、舒州及陕西汉中;近代以河北北部,湖南邵阳所产量大质优;现代以产于江苏海门的“江北玉竹”,安徽安庆、铜陵、南陵的“安玉竹”,河北丰润、玉田、遵化、怀来和辽宁绥中、锦西、建昌、凌源、辽阳、海城、盖平所产的“关玉竹”,湖南邵阳的“湘玉竹”为道地药材。古代玉竹的品质以“肥白者良”,现代则以根条粗壮,色泽黄亮,质地柔润,无僵皮、不泛油者为佳。玉竹在古代的产地加工多为“阴干”,现代则多采用晒或蒸后经搓揉再干燥。古代炮制多刮去皮后在蜜水中浸泡再蒸透,现代则多洗净切厚片生用。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以百合科玉竹P. odoratum的根茎为来源,根据处方炮制要求选用相应规格;基于《温病条辨》益胃汤中玉竹注明“炒香”,以达到芳香醒脾的作用,可参考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清炒法进行炮制。
关键词经典名方;玉竹;本草考证;基原;拉丁学名;品质评价;中药炮制;
研究文章2022-08-29
张万祥,张水寒,刘浩,詹志来
通过对五加皮古今文献的考证和分析,梳理五加皮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炮制及古代品质评价方法,厘清其常见混伪品香加皮混入历史脉络,为含五加皮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五加皮以“五加”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雷公炮炙论》以“五加皮”为正名,历代皆沿用;根据本草中五加花序着生位置与果实形态描述,判断历代所用五加皮主流基原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民国时期,因杠柳Periploca sepium的根皮(香加皮)符合“类地骨皮,轻脆芳香”而混做五加皮;五加皮历代著录的产地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逐步形成了五加皮以皮厚、色白、气香为佳的传统品质评价;传统五加皮采收加工为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现代五加皮为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历代炮制有酒制、吴茱萸煮、姜汁制等方法,现代多为净制后切厚片生品入药。根据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五加皮基原选用细柱五加的根皮,根据具体处方要求炮制入药。此外,建议恢复香加皮“羊桃”的药材名称,降低其混做五加皮药用的影响。
关键词经典名方;五加皮;基原植物;香加皮;羊桃;产地变迁;品质评价;
相关期刊